close

業餘球友尤其是高差點的球友常常高估了自己的差點,其實這狀況有一大部分是因為低估了自己推桿的桿數而來,業餘球敘因為不若職業比賽皆須把球推進洞為止,故業餘球友對待自己球技的心態就決定了最後進洞那桿還剩多遠就OK了。這一篇文章與其說在發文不如說是檢討自己高爾夫球技最弱的一部分推桿,因為推桿練習場練不到故練得最少、實作最少故心理是最心虛的。曾經在場上比洞賽時詢問過同隊資深球友,他跟我說推桿當下要有無我的境界,天啊,推桿竟然跟禪學有關實在太深奧了,事後想想其實他想表達的應該是推桿必須心平氣和的平順上下桿,推桿出手後頭必須留在原處靜待送桿後再看所推之球停在那兒或是否應聲入洞,另一位資深球友在兩人比洞賽時也曾批評我的推桿準備動作及推桿擊球太草率了。個人的問題是推桿太在意結果而提早抬頭造成推桿時身體晃動,站姿設定太寬及鬆散、瞄球態過於草率、不平順的上桿造成下桿敲球而讓球缺乏正旋滾動。以上這些都是在球敘時資深球友及不同球場的資深桿弟不吝告知本人的推桿諸多重大缺失,從以上林林總總的缺失之中才知道我又要進行螺旋梯的學習方式重新將此最後一哩路練好,把所有的缺失改善才有可能再進步。推桿站姿窄一點、上下桿平順一點且右手勿主動、下桿時雙眼盯住球且送桿時死不抬頭等等。推桿對於差點的進步至為關鍵,推桿無我,與球友共勉之!

IMAG2604.jpg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的頭像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danielywg的部落格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