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在下場或練習場打了一記壞球後常聽到同場球友甚或一些教練跟此球友說:剛剛你這球腰轉太快(慢)手太慢(快),這一說好啦,從此迷惑的球友在當天的球敘或練球就一直在改這個被提出來的問題,但腰跟手的配合又不像是現代的多功能腳踏車一樣可以前後齒輪設定固定變速,只要做段速調整就可輕易上手,故通常被指正此問題的球友在當下都還是走不出揮桿的低潮。其實理解高球揮桿理論就可知道以慣用手為右手的球友下桿時因為正確的設定已讓身體上半身的三角形牢不可分故左上臂跟上半身在下桿時是一體轉動的,故手跟腰配合不上的問題在設定正確的下桿時是不會產生的,但若是設定時上半身跟兩手大臂就鬆散或是下桿時以手臂為主動過於快速下桿,就可能會造成因手跟腰配合不上的壞球產生,但此現象若是解釋成腰轉太快(慢)手太慢(快)那要如何調整?因為手跟腰是沒有變速器來設定固定檔位的,故什麼是快?如何變慢?都只是無法測定的形容詞而已。所以建議球友下回碰到類似狀況還是從設定開始看起,然後是平順呼吸配合整體的揮桿節奏來做調整才比較可能抓回屬於自己良好的揮桿。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