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除了雜誌教學之外,業餘球友自學的重要訊息來源之一還有網路教學,網路教學的影片多是在幾分鐘解說完一個動作或著是觀念,最近看到幾個不同年代的台灣教練講著跟我理解上完全相反的理論,雖然跟我的理解全然相反但他們在網路上演練時看起來動作卻都做的非常精確及有效。雖然如此,但我知道高爾夫球運動與學理是有一套完整而發展悠久的理論基礎的,網路教學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單元的教學,但畢竟是片段式的講解與演示,故此類的教學影片個人認為業餘球友還是以欣賞的角度去瀏覽就好,若是想從片段式的知識得到收穫恐怕會令人大失所望。因為所有的老師在輕描淡寫的講解這三分鐘的影片時其實可能已在台下累積的二、三十年的功力,而且老師是以想當然爾的方式在自問自答,但老師的答案未必是球友的解答而球友也極可能在尋求解答時找尋到了錯誤的方向跟影片教學,最重要的是因為大家的學球基礎、差點、體能條件的不同,故網路教學給我最大的結論就是,片中老師講得頭頭是道但他做得到你做不到。

業餘球友的學習之路真是辛苦了,不是片段式的資訊吸收、練習場上不懂的教不會的,要不然就是十堂課出師後漫長的自學之路。再過來球友不管接觸的是資深的職業球員之轉職教練或資淺的球員之轉職教練,都要碰到的問題是,資深者可能可以傳授一些其高球職場經驗但不見得能傳授業餘球友所需的術業,資淺者大多因為是本科出身又相對年輕,可能自己很會打球但也可能是已被職業高爾夫職場所淘汰下來的球員,故既然其在職場都尚未成功或者是已提早被淘汰了,又如何能將門外漢的業餘球友帶上高爾夫球的學習正軌?所以在球技的實務面上業餘球友的差點分佈就如同金字塔一般,三輪車球友還是佔業餘球友的絕大部分,單差點就如同金字塔頂端一樣,稀少而罕見。但筆者看到的是絕大多數的三輪車球友其實都很上進,不管是土法煉鋼、每天到練習場報到,或著是以海量的下場期待快速的累積球技及經驗,都讓個人覺得高爾夫球還真是個可讓人人寫出嘔心瀝血奮鬥史的一項困難運動。業餘球友們,要到達金字塔頂端的路還很長遠,加油吧!

IMAG2633.jpg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的頭像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danielywg的部落格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