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球友因為必須兼顧工作及練球無法像職業球員一樣將時間全心投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上練習場練球的練習配置就是效率練球的一大學問了。前面說到了很多業餘球友練習的盲點,譬如說以一號木桿熱身、到練習場只練一、兩支球桿、在練習時只練全揮桿或專門練長桿,以上種種的練習方式是多數球友偏愛也是在練習場最常見看到的練習法,只可惜這類練習方式大多數並非是有效率的練習方式而且若練習不當極可能造成球友運動傷害。看過幾支PGA球員下場前的練習影片,以PGA男子選手Jorden Speith近期下場比賽前的準備而言,在開球前一個半小時前他就先到練習果嶺練習推桿,然後是25碼、50碼、75碼短切,短桿的全揮桿,再循序漸進到中鐵的3/4揮桿及長鐵的全揮桿,然後是他專屬的混血鐵桿、球道木桿最後是一號木桿的全揮桿練習。在影片中有個統計數字就是這些賽前的練習在100碼以內的短鐵桿及短切佔了練習份量的53%,見過幾個其他的PGA選手如Tiger Woods或Rickie Fowler的賽前練習影片也是差不多的練習配置,故筆者在練習場有限的2到2.5小時之內會以完成120球為目標,10碼、20碼以不同角度的短桿各練10球,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做50碼的20球練習,再過來是各10顆球的短桿、中鐵、長鐵的輕鬆3/4揮擊,然後就是球道木桿的10到20顆的練習,接著是20到30顆的一號木桿的開球練習,最後剩下20顆左右的練習球會再做長鐵、100碼以及75碼的全揮桿。球友可算算看在100碼以內的短鐵練習佔了筆者50%到60%的練習份量,因為以時間有限的業餘球友而言,顧好上果嶺那桿的短桿就是顧好自己球局的基本盤,筆者看了幾個當今不同世代的頂尖高手在下場前也是以此種方式做練球配置,故此為以2.5小時左右四盒120球的練球配置,個人除了120顆練球之外在下桿前都會做3次的試揮以建立更穩固的揮桿肌肉記憶,也就是說在2.5小時之內筆者已做了至少480次的揮桿練習,以上練球配置供忙碌的上班族業餘球友練球參考,若球友們能在有限的空檔時間進行最有效率的練球,相信對於業餘球友的自我成長高球生涯而言會有很大的助益。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