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跟三輪車球隊的球友打球,只見其中一位無論球位、站位、旗位或上下坡都是用同一種高拋的方式嘗試將球切近洞口,然而由於是初學者的關係常常因為無法做出良好的控球而無法駕輕就熟殊為可惜。其實在果嶺週邊的短切球若不是非常特殊的過水、過沙坑以及旗位在短邊欠缺滾動空間,應該以最簡單及低失誤率的方式來處理,由於上果嶺的那桿關乎著下一桿的推桿難易及成績,個人覺得若能切低球上去絕對不要用高拋,但各種低切球是需要練習手感跟熟悉各種不同短桿出球後的滾飛比,所以這部分的練習非常重要。其次,很多果嶺週邊的短切關乎著地形地物跟球位站位等問題,這部分在練習場體會不到故唯有靠下場經驗的累積才有辦法逐漸抓到訣竅。總之,建議初學球友在經驗不足及尚未建立穩固的良好肌肉記憶之前,用風險越小及越簡單的短切處理方式應該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做法,果嶺邊高拋球就好比偶一為之的開球300碼一樣,對非單差點球友來說都僅只能當表演來欣賞而已。

IMAG2618.jpg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的頭像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danielywg的部落格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