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知何時開始良好的一號木桿直球的開球變成又高又無力的大右曲球,好吧,這就是高爾夫球運動離開教練自學後必經的痛苦之路,因為自己自以為是的用力擊球久而久讓良好肌肉記憶消失之後,出現的是很奇怪的開球動作及結果,然後就開始了我這幾年修正大右曲的漫漫長路了。以左邊為主動的擊球變成右手過度用力、上桿過大造成上桿頂點到下桿右膝蓋起伏過大的outside in下桿路徑、球位太靠近左腳以及桿面外開、下桿擊球節奏過快手部超前、下桿擊球沒有向目標線送桿而提早往左後方收桿、下桿後沒有將重心移到左腳外側反而重心逆轉及過早抬頭看球…………、等等等等。哎,經過朋友時而提點及自我反省確認這些問題,逐步修正一個一個問題是很痛苦的,肌肉記憶不會一夕之間跑掉但錯誤的動作一旦變成習慣要修正就很難。

 

職業球員整天有團隊跟著、看著球員有那些小錯誤而求儘早修正改進,業餘球友若沒有建立一套好的觀念或常常跟著固定的教練做姿勢確認及調整,長久的小錯誤可能一不注意就變成永久的球技瓶頸而不自知。高爾夫球想進步除了需要不斷的積累正確的肌肉記憶,更重要的是當球技退步時到底球友有無自省自知能力?有了自覺後有沒有好的方法依靠自學或著專業教練的協助逐步修正這些錯誤?這些也都是進步拼圖的重要部分。修正了兩年我的軟弱大右曲球變成小cut甚至筆直了,但是不良的肌肉記憶偶爾作怪時還是會複製出我最不想看到的軟弱大右曲球,所以還是要持續的知道錯誤理解錯誤並把正確的基本動作再找回來,與正在跟大右曲開球奮戰的球友共勉之!

1512368164879.jpg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雜誌, Golf, Golf swing, 部落格,

高爾夫球揮桿, 高爾夫球差點, 高爾夫球教練, 部落客,

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具店, 高爾夫球教學, 挖起桿,

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球鞋, 一號木桿, 混血木桿,

小雞腿球桿, 鐵桿組, 短鐵桿, 中鐵桿, 短鐵桿, 推桿,

Titleist, Taylor Made, Callaway, Pine, Nike, FOOTJOY, ecco,

XXIO, SRIXON, 高爾夫球四大賽, 萊德杯, 台灣公開賽,

Tiger Woods, PGA錦標賽, 美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

曾雅妮, 王建民, 陳偉殷, 戴資穎, 高寶璟, 崔羅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的頭像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danielywg的部落格

    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